高中就學時期,
我很幸運得到家人的支持,出國就讀加拿大當地高中一年。這份經歷對我而言影響甚鉅,也直接地形塑了我的人格特質,更奠定了我往後的良好語言基礎。
人格特質
出國前,我的
父母和傳統亞洲家庭家長一樣,無論是子女生活的一切和教育都親力親為,我可以說是在他們極度保護的環境下成長。縱使學業成績一直都在平均以上,也無不適應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卻仍覺得自己未曾真正成熟下來。高一那年,我和爸媽經過討論後,決定休學一年前往加拿大,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就讀當地高中五年級。即使家中經濟並不是非常寬裕,我的父母認為海外經驗對青少年的成長裨益甚多,因此毅然決然地放手送我出國。
寄宿在加拿大家庭一年,且獨自面對著新環境的人際關係和課業壓力,絕非輕鬆之舉。從成行之前的諸多準備,及機場轉機和與當地接待機構聯繫,都是靠我自己一人完成,即使當時我的英語口說能力不差,實際遇到現實中意料外的狀況時,仍深感困難,未知的一切皆充滿考驗。和寄宿家庭的相處雖然融洽,在溝通過程中仍不免產生瓶頸,身邊沒有熟悉的家人可以分擔或幫忙,這種種的一切都造就我早熟且獨立的性格。回國後我銜接國內高中二年級課程,回歸社團課業兩頭燒的台灣高中生活,卻比從前來得更加如魚得水,因海外求學的寶貴經驗讓我習得捼和妥善分配自己的時間,懂得輕重緩急,且在遇到困難時能不疾不徐,沈穩地應對日常的兵荒馬亂。若我如常人一般在國內度過高中三年,恐怕無法有如此餘裕及工夫兼顧所有生活的各個面向。
語言基礎
我的英語學習與同齡相較之下起步偏晚,直至小學五年級才開始,然而英語一直是我的自信來源。國中時曾數次代表班級參加校內英語演講和作文比賽,升上高中後,難度突然提高數倍的英文科,也成為我拿手的項目之一,在高一結束之際我已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然而,一旦出了國,英語便不再僅是一門學科,而是實際必須要運用在生活中的工具,也是學習的媒介。我才發現從前在國內,自認為英文底子不錯的我還有極大的進步空間。面對當地學校所教授的內容,我必須花比其他同學多二至三倍的時間才能理解,光是適應的過程就花了足足半年。雖然語言確實進步神速,當時的我常常會想:如果在台灣就能有使用全英語學習的環境,在國外求學的學子們必定可以減輕一些負擔。
距今近二十年前的台灣,尚未發展出成熟的沉浸式英語教學環境,網路也不如今日發達,學習的過程中需跨越文化和地理的隔閡,才能花開結果。如今國外留學風氣盛行,大多數前往海外的學子會先花上半年至一年語言學校進修,再銜接當地高中課程。沒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基礎就貿然前往海外,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感謝在加拿大交換的這一年,讓我見識到自己的不足,也透過跨文化交流拓展自己的視野。語言雖然只是傳遞訊息的載體,但沒有了它一切也無法順利運轉。能在十六、七歲的年紀體會到這點,對我而言即是最大的收穫。
我的海外的求學經驗相較留學生而言雖短暫,但我從中學習到的知識、得到的體驗對於處在人生各階段的我都是不可或缺的。作為Funday國際英語學校的負責人,我希望能將這樣的體悟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學子知道自己也可以做到,只要跨出關鍵的第一步,無所畏懼,一定能到達想望的未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