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淺談美國教育改革 --- 美國共同核心州立計畫(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上)



教育本身即是最為困難的事業,卻也是社會和文化的根基所在。不僅台灣,放眼海外各國,無論政府、專家及學者對於國家人才的培育都極度重視。台灣自1990年代以來歷經諸多教育改革,舉凡建構式教學、九年一貫、多元入學及十二年國教等國人熟知的變遷,今日我們的教育制度和過往已有相當大的差異,往往也因配套措施不足飽受批判,甚至引發爭議。然而,在太平洋另一端、作爲世界先進國代表的美國也在過去二十年間進行了重大教育改革,值得我們借鏡。以下將針對美國教改的時空背景、內容及發展進行簡要的介紹。


2001年美國時任總統小布希甫上任之際,在向國會提交的教育改革計劃中,主張「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伍」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並明確指出,無論不同種族、經濟背景及地區的學生,都應有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機會,在教育現場都應該一視同仁,以鍛鍊心智及培養品格為首要之務,力求讓學子們能跟得上現代世界的快速變化,進而全面提升全國義務教育的品質。然而,在法案推行幾年之後,反而造成各州將課程標準放寬或降低,造成學生能力普遍下降,使教育改革原先的美意打了折扣。


在如此背景之下,2009年6月「各州教育主管委員會」(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聯合全國州長協會(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共同發起並推動「共同核心州立計畫」(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簡稱CCSS) ,旨在統一美國K~12年級課程標準,確保學生為升學和就業做好萬全準備,從而提升美國的國際競爭力。此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部全國性課程標準,因此相當具有指標性。


全美一共45州及華盛頓特區於次年(2010年)加入了共同核心州立計畫,加州於2014年也全面實施,所有的公立學校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皆採取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及標準。自2014學年開始,繼而頒布了因應共同核心州立計畫所設計出的「共同評量」(Common Assessments),目的是確保各級學校皆達到規範之教育標準。


過去美國各州於推動教育上各行其是、步調混亂,不僅高中文憑失去意義,更導致多數大學新鮮人需修習銜接性課程,才跟得上大學學業。共同核心州立標準明確規範出每個年級學生需學習的新技能,各州公立學校得以在大一統的架構下自行設計課程。這部分類似台灣教育開放教科書市場後「一綱多本」的概念,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被明確定義出來,然而老師的教學方針以及使用教材則沒有固定的規範,只強調學習成果,留下許多彈性及空間給第一線的教師及各州政府自行決定課程規劃的方式。


然而,截至2016年,美國只剩21個州仍將繼續計畫使用對應共同核心州立計畫所設計的共同評量,許多州已逐漸採取學術能力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簡稱SAT)或美國大學入考試(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簡稱ACT) 作為評測高中學生學習成果的依據。對於某些願意採行共同核心標準的州而言,是否願意施行統一的新制測驗體系,仍需一些時間觀望。此外,至少已有12州已明文規定禁止使用此一共同州立標準,主要原因為政治因素造成的意見分歧,一些共和黨州已率先表態退出,然而在一番激烈爭論後,即使在未採行共同核心州立標準的州,最終還是使用了相當類似的標準,如印第安納州。另一方面,一般民間企業及多數保守派仍傾向於支持這套新標準,目的在於希望能有教育程度更高的勞動力可以使用。由此可知,即使在眾多反彈聲浪中,共同核心州立標準的理念已為美國社會所接納,且潛移默化地造成影響。


美國為多元文化且百花齊放的自由國家,幅員廣大,要在國內所有州實現統一標準的教育改革,可想而知是極為困難的事。共同核心州立標準充滿野心,也反映了美國國內對於教育的想像藍圖,不僅旨在訓練學生批判式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側重口語及寫作表達能力,及跨科整合後的高度閱讀素養。下篇將帶各位認識共同州立標準的具體內容、科目分野以及其核心學習目標。


732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